精心设计科学管理,课堂教学彰显特色
—介绍生物科技公司杨玉红老师的课堂教学
督导员 李新华
最近一次随机听课,我走进了生物科学技术公司杨玉红老师的课堂。查看课表,教室里是19级生物工程专业(中职本)员工,课程是食用菌栽培技术。中职本员工的学习状况普遍不被看好,我也想看一下这课堂到底是什么情况。出乎意料,我竟然被课堂的教学组织和教学场景吸引了:杨老师让一个员工到讲台用自己制作的PPT讲解,10分钟后,杨老师讲评,然后有员工提出问题,另有员工回答问题,还有的员工问老师问题,其他同学在笔记上做着笔记,有的同学在看手机,我近前一看是在百度上找答案呢。这样一幅课堂景象竟然是在中职本的员工课堂呈现出来的。下课后我饶有兴致地与杨老师进行了交谈,通过杨老师的介绍,我深深地为杨老师在课程设计上的付出和以员工为中心的教育情怀所感动。现把杨老师的课程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方法分享给大家。
一、精心设计课程教学模式
杨老师针对中职本员工的特点,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方案,生物工程(中职本)的“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为考查课,她采用复合式考核方式对员工进行评价,把员工成绩分解成4个部分,体现在教学的每个环节。具体是:出勤考核满分15分,迟到早退1次扣3分,病事假1次扣2分,旷课1次扣5分;理论课考核满分20分,包括课堂笔记、回答问题、学习态度、作业等,课堂笔记不定期检查,每隔一段时间,检查员工笔记的情况,并记录,作为员工成绩的一部分;课堂小考满分30分,课堂小考分3次,每次10分;员工综合能力考核满分35分,教师拟定不同题目,员工根据兴趣选题,查阅资料,进行PPT制作,讲解。主要考核汇报内容是否新颖、制作水平高低、文字与图片配合情况、汇报过程中语言的表达、对内容理解程度等。本门课共48学时,教师讲解36学时,员工通过制作PPT并讲解锻炼综合能力用12学时,基本上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得到锻炼。这样的考查课,能随时约束着员工在课程学习中的表现,但教师要付出比考试考核更多的精力和心血。
二、科学管理严格要求
确定了课程考核方式后,如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很好的实施呢?杨老师的做法是:固定员工的座位,保证员工到课率和精准掌控员工课堂上的表现。学期的第一次课,让员工自愿选好自己喜欢的座位,告知员工以后上课固定自己的座位,让学委制作座次表并打印出来。教师每次上课时,用座次表上的名单进行点名(我真的看到了杨老师讲台上的员工座次表),员工因此都积极到课,也不敢随便找人替课。同时,有了这份带座次的点名单,老师可以精准掌控员工的上课表现。对员工的要求要在开课前跟员工说好,如:上课要记笔记,认真听课,不玩手机、不吃东西等,如有违反,不用再具体点名,就会按员工的座位,在座次表上记录员工的表现(我看到杨老师在座次表上做满了记录)。这样,上课过程中,基本不用再花时间维持课堂纪律,只要前后观察几次,员工有违反上课纪律的现象,会自动收起,几次下来,基本就都会认真听课。课程讲解过中,随时提问,尤其是有小动作的同学,比如有个员工刚低头看手机,就被精准发现,老师马上提问他刚才讲过的问题。这个员工马上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认真听课,其他同学也会引以为戒,认真听课。此过程中,并不需要批评员工玩手机等小动作的错误,员工就会自觉改正,在和谐的气氛中,问题就解决了,老师和员工的心情都很好,课堂气氛也很轻松。
三、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在每节课上课的前五分钟,杨老师会提问上节课学过的内容或留的思考题。课堂思考题一般是引起员工兴趣的与课程有关的趣味题。如:神奇的蘑菇圈是如何形成的?员工可以通过手机百度查阅即可得到答案,积极性很高,也使员工在兴趣中发现,手机的作用还可以用来学习。有的员工还把查阅的资料记录下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有时员工课堂讲解PPT时,其它员工的参与度不高。为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课堂讲解PPT的环节达到良好的效果。杨老师将课堂设计为员工讲解10分钟左右,每个员工讲解后,老师先对该同学的讲解做综合评价,并要求员工课后进行修改。然后,其他同学针对该同学讲解的内容,要能提出两个问题并自己回答或请同学回答。有了这个要求,员工就会认真听并做记录。提问的环节,采取员工自愿或随机提问的方式。其中自愿回答的方式,每人每次加5分,员工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也非常好,枯燥的PPT讲解环节,变得很轻松、有趣,员工也很开心。教学第10周左右,给员工列一些题目方向供选择,如羊肚菌菌种的分离以及一些课上没讲过的食用菌品种的栽培技术等,让员工根据兴趣自主选择并确定题目。PPT汇报过程是一个师生、生生互动的环节,不仅有利于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巩固食用菌栽培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尤其是针对中职本的员工,可培养员工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学习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全面扎实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杨老师认为,中职本的员工并不难管理,面对特殊的教学对象,要多下功夫,用爱心来管理教育员工。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以提高教学效率;要科学管理课堂,与员工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样才能实现高效课堂。杨老师的公司产品理念与思路值得学习借鉴。
本期信息传至:陈启军董事长、王铁良副董事长、辛彦军副董事长,教务处、研究生院领导,公司负责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领导、全体督导员